在社團的PO文中,經常可以見到大家提出許多問題。然而,這些問題原則上大同小異...
很多人都認為:是我家的『狗狗』出了問題~所以牠..........(亂撒尿啦、亂吠叫啦、護食啦等等)。在這所謂的問題之下衍生出不少悲劇:送養、遺棄.....這樣~真的好嗎!?同樣都是愛孩子的我們,快停止這樣消極的行為吧!!!!
@是誰的行為要矯正!?
熊爸認為,狗狗常見的問題有:亂吠叫、亂咬東西、暴衝等。因此幼犬教育的重要性更是新手爸媽必須注意的,從小做好「社會化訓練」可以避免愛犬長大後的偏差行為。不論狗狗多大了、偏差情形多嚴重,都一定有辦法改善,但必須「先由人改變」。人跟狗畢竟不同,許多人把牠們的反應錯誤解讀,又疏於正確的教育,狗狗長大後開始出現偏差行為,這時主人再回頭責怪無辜的狗,但其實問題點往往出在人身上,建議飼主應該要多涉獵寵物行為相關的書籍。熊爸更強調說,每隻狗都有自己的個性,如果是一些小問題,主人也不必要施壓給自己跟愛犬,硬要把牠變成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狗,那只會增加不必要的煩惱,「讓牠保有點自己的個性吧!」
@不要嫌狗笨 笨的可能是主人?
養狗本來就應該要先「了解」狗,看書是很基本的入門方式,至於每個人所追求的目標都不同,但有兩點絕對要記得,光看書卻不跟狗互動永遠是沒有用的;其次,不要期待把狗送去給老師教,就想坐享成果,重點還是主人自己要跟狗互動。所有的問題根源,多半還是人跟狗互動不足、信任度不夠。不要看到別人家的狗會做表演就一味羨慕,覺得別家的狗好聰明,自己的狗特別笨,「狗狗並不笨 往往是笨主人不會教!」。主人不用心教,狗狗怎麼可能學得會,其實總歸問題點,常常都是出在我們人的身上,而狗狗的表演也不是重點,重要的是牠們透過遊戲互動,跟主人培養出的默契與信任度,才能讓狗狗真正的快樂生活!
狗狗的偏差行為往往來自「壓力」。牠們的壓力源有很多,例如缺乏主人的互動或是被過度溺愛,導致主人離家後狗狗無法安排、適應獨自的生活。改善的方法不外乎增加人與狗遊戲互動、口頭及零嘴鼓勵,甚至出門前給牠一個裝有零食的抗焦慮玩具,讓牠忽略主人「離家」這件事。通常主人剛離開的30分鐘內,是狗狗最容易焦慮的時間,因此若能玩超過這段時間,焦慮頻率也將減少。
@狗狗閒來沒事亂鬼叫!?熊爸認為:主人要給牠「選擇權」!
熊爸強調:「如果在不對的時機吠叫,主人不可以大聲罵牠,那對狗來說是一種有效的回應,變成主人與狗一起叫。」另外,如果要有效訓練狗不亂叫,必須讓牠有「選擇權」。當牠們叫個不停時,很多主人會立刻大罵「不要叫!」這是多數人的通病。但熊爸說,一旦飼主這樣做,只會讓狗覺得「這麼做是會得到回應的、這樣子是有效的。」於是就繼續叫個不停,演變成人狗互相叫來叫去的場面。狗狗亂吠主要有三個原因:第一是「緊張」、第二「試探」、第三「興奮」。
【緊張性吠叫】
要讓狗狗停止無止境的吠叫,首先要判斷牠吠叫的原因。如果狗狗是因為對環境或任何事物「緊張」而發出叫聲,飼主可以給予「適當的安撫」,例如輕拍牠的身體,告訴牠沒事;但千萬不可以用抱抱等溺愛方式安慰。像有的狗狗怕打雷,如果每次都一把抱起來哄牠,只會讓牠加認定「打雷是恐怖的」,從此怕雷。所以只要適當輕拍,告訴牠「不怕、你好乖」並繼續做自己的事,讓牠看見主人鎮定的一面,也知道環境是安全的,便會停止吠叫。第二個方法是「轉移愛犬的注意力」,叫牠看別的地方、給牠玩具、帶牠遠離不安的範圍。
【試探性吠叫】
而「試探性的亂吠」,熊爸形容這叫聲通常是「汪、汪、汪」連續的,當狗狗這麼叫的時候,代表牠有所需求,可能想看有沒有人要帶牠去散步?有沒有要餵牠吃東西?如果狗狗在不對的時間點發出需求,飼主就應該避免順牠的意。第一個方法是主人要「改變結果」,例如半夜睡覺時間,若狗狗來叫你起床帶牠散步,此時主人可以起床,卻不是帶牠出門,而是起來上廁所或看報紙又回去睡,讓狗狗疑惑並認清現狀。一旦改變事情的結果,牠的動機也會跟著改變,慢慢不再任性亂吠。第二個方式是「不理牠」,千萬不能稱了牠的心意,否則可能縱容牠養成壞習慣。
【過度興奮亂叫】
第三種亂叫的常見原因是「太興奮」,熊爸解釋,這經常發生在玩樂或準備吃飯前,假如狗狗看到主人在預備食物,就激動地亂叫、一刻也耐不住,飼主應該「立刻停止動作」,不要讓牠認為催促有效。第二個方式是「帶狗到旁邊冷靜一下」,緩和牠過度亢奮的情緒。
狗狗吠叫代表「有話要說」,但如果狗狗主動停止亂叫,或是在原本會吠叫的情形下改善,記得給牠「沒叫的獎勵」。讓牠明白「叫了也沒用;不叫反而會得到稱讚(零食或口頭讚許)。」慢慢地,牠能學會思考該不該叫,漸漸主動選擇不亂叫。
另外還有飼主困擾「我家狗一聽到電鈴就叫!」熊爸說,狗狗可能已經認為「每次鈴響就是有事發生」,才將緊張與警戒反映出來。建議可以找一個新電鈴來訓練,每次按鈴就給牠吃東西,讓牠對電鈴產生正向連結,慢慢地下次聽到就不再亂吠,反而會跑去飯碗前等待。擔任「看門犬」對狗來說其實是一件壓力很大的工作,等同牠必須時時刻刻防守「整個家」,外頭的一點風吹草動,都讓牠分秒不得安寧。但現代人養狗大多不是為了「保全」,所以不建議把狗窩設在大門口,讓牠看著人進人出。對門鈴過度反應的家犬,也可在客人來訪時,先將牠帶到別的房間,讓牠避開大門有陌生人進出的畫面。
如果你的狗都不會吠叫怎麼辦?熊爸表示這有兩種可能,第一個可能是「牠不懂得表達情緒」,把壓力都悶在心裡,有的狗甚至悶出「生理問題」,演變成拉肚子等情形,需要靠其他互動及訓練來改善。第二個可能性,就是牠真的「神經很大條」,不管發生什麼事都天不怕地不怕,更不會亂叫,如果養到這樣的狗,熊爸說:「恭喜你!這表示牠的世界是無憂無慮、非常美好的!」
@我的狗真的很愛亂咬人耶!!熊爸認為:狗狗不喜歡咬人 飼主不要幫牠「練功」!
狗狗真的「不喜歡」也不會輕易攻擊「人」,因為狗的老祖先早在血液裡告訴牠們:「未來要跟人類生活在一起,千萬不能隨便咬他們。」如果真的要咬,一隻15公斤的狗,就足以把一個人咬死;但狗狗不對我們這麼做,因為牠還是愛主人、也希望跟人類和平相處。
狗狗通常會在三種情緒下出現攻擊的行為,包括「緊張」、「害怕」、「焦慮」。
以下是熊爸分享的【攻擊八級】
※第一級:「安定訊號」。開始有表情出現,頭低下來、看旁邊,舔舌頭、打哈欠等,通常是週遭環境或主人讓牠不舒服,導致壓力太大做出的逃避動作。很多飼主不瞭解「安定訊號」,當大聲斥責時候,看到狗打哈欠,還以為是狗覺得訓話太無聊,於是更生氣地罵牠甚至出手。其實那是狗兒正在發出不安的訊息,對牠兇只會造成更嚴重的反效果。
※第二級:露牙、低吼,是在警告人「我可能會咬你」。這時候應該停止惹牠,如果還繼續罵牠、處罰牠,狗狗便可能會再出下一級動作。
※第三級:因為牠還是很愛你,捨不得真正咬你,所以做出一個「空咬」的動作。有些人以為是自己閃過,還慶幸沒被咬到;其實那是狗狗故意空咬,目的只是警告你,希望你停止對牠的威脅與戲弄,但還沒有打算真正咬你。
※第四級:「刮傷」。狗狗可能會讓你的皮膚有一道刮傷,或是讓衣服破掉,這其實是一種「已經很客氣」的表現。
※第五級:「打洞」。像打洞機一樣,在人身上釘兩個孔,這時人就會流血。
※第六級:撕裂傷。狗狗在非常憤怒的狀態下,除了咬,還伴隨甩動拉扯的動作,這時候一定皮開肉綻,需要緊急送醫。
※第七級:骨頭被咬碎。
※第八級:牠可能從脖子與肚子攻擊,目的是致死。
主人應該要瞭解前三級發出的不安、警告訊號,並以正確的方式處理,不要處罰與硬碰硬打罵,「這只會幫牠練功練得更高級!」。另外還要記得「避免做出會惹牠生氣的事」,如果梳毛讓牠不開心,就不要再以同樣的方式梳毛;如果牠睡覺被吵醒會生氣,就不該去打擾;如果牠有護食的習慣,就不要強求把牠訓練到「誰來搶我的飯都不會生氣。」熊爸說:「就像有人在我們吃飯的時候,老是搶我們的筷子,怎麼不生氣?」讓牠保有一點原則與個性吧!
除了「改變環境」和「避免惹牠生氣」之外,最重要的是平常多多「獎勵」你家的狗,可以先從簡單的互動開始,只要牠做對了任何事或只要牠乖巧,都給牠讚美與獎賞、讓牠心情好。一旦狗狗的精神壓力慢慢釋放後,攻擊的行為自然也會減輕;就像人只要心情好,就不會隨便發脾氣。熊爸再三叮嚀「不要讓牠壓力大,對你家的狗好一點吧!」
@我的寶貝一定很愛我!因為別人靠近我的時候牠就會大叫!!
有些狗狗會因為太黏女主人,當男主人或其他家人靠近時,就出現攻擊行為。熊爸說,這並不是狗在對其他人吃醋,而是一種「資源保護」的舉動。很可能女主人平常就對狗太好,不管是餵飯、疼愛,讓狗產生「妳是我的」誤解,因此排斥所有牠懷疑「搶奪資源」的人。如果看到愛犬為了妳,跟其他人吵架叫囂,千萬不要在旁邊跟著大聲叫罵,會讓狗認為妳站在牠這邊;應該要立刻走開、不理會,讓牠慢慢改變資源保護的想法。熊爸也提醒,不管用什麼方式來處理狗狗的攻擊行為,要切記如果以處罰來阻止,下場絕對只會越來越糟糕。
看了以上幾點問題,不曉得大家有沒有一種『心有戚戚焉』的感覺呢!?
在飼養狗狗的同時,我們也要了解所謂的『安定訊號』。當了解了狗狗的安定訊號之後,不但能更加了解寶貝的心思,也更能掌握所謂訓練技巧。讓我們一起努力更了解寶貝們的秘密世界吧!!不過,請切記!!當發生行為問題而自己無法解決的同時,建議找尋正向訓練師的諮詢與協助~千萬不要灰心阿!!!!!
資料來源:
http://pets.nownews.com/2011/07/19/11512-2728686.htm
http://pets.nownews.com/2011/07/16/11507-2728137.htm
http://pets.nownews.com/2011/07/08/11512-2720566.htm
http://pets.nownews.com/2011/06/24/11624-2718712.htm